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学术活动与技术交流>>正文
学术活动与技术交流

钢铁新材料暨钢铁—核电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

2023年09月01日  点击:[]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燕卫平 报道

特约通讯员 蓝义高 摄影

8月30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主办,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承办的“钢铁新材料暨钢铁—核电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功召开。

图为研讨会现场

此次研讨会作为“第六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论坛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加快核能用钢等钢铁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升我国核能材料自主化水平,助力钢铁—核能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总经济师王颖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丁永福,中核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战略咨询委委员、原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雷增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执行会长王文金等出席了此次论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中电联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秘书长韩文德分别主持上午、下午论坛。

会上,来自钢铁和核电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就高强耐蚀钢材在核电产业的应用、核电装备用钢材品种的研发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和分享。

图为王宇

王宇在致辞中指出,钢铁材料是诸多工业领域中的必选材料,国家对钢铁新材料的发展高度重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推动钢铁新材料不断取得新突破,促进产业供给高端化。此次论坛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钢铁新材料产业发展,特别是推动钢铁行业更好地与包括核电在内的下游用钢行业实现融合发展,与本届新博会的主题“合作共享新机遇、创新激发新动能”高度契合。

图为王颖生

王颖生表示,钢铁和核电行业联系紧密且互为上下游,展望绿色低碳未来,两个行业的合作更加令人期待。一方面,在双碳背景下,大力发展电炉短流程,已成为钢铁行业勇担气候变化责任的共识,氢冶金更是有望成为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核电在同时满足电炉短流程所需要的大量电力以及氢冶金海量的电解制氢需求方面极具潜力,倍受钢铁行业关注。另一方面,钢铁行业是核电建设、核电装备制造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国家层面非常重视核电用钢铁新材料的发展。未来,钢铁行业将围绕高温气冷堆、快堆、海上浮动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工程材料需求,重点保障核能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因此,有必要强化钢铁-核电行业交流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图为丁永福

丁永福在致辞中表示,核电用钢作为核能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核电行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他提出以下三点看法:一是我国核电开工建设正处高峰期,未来核电—钢铁发展前景广阔;二是绿色低碳发展是钢铁—核电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钢铁行业EPD平台、耐蚀螺纹钢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对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平台、智库、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核电-钢铁产业融合,推动钢铁-核电产业供应链安全韧性提升。

图为干勇

干勇做题为《先进钢铁材料支撑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旨报告,他指出要建立起系统的支撑新能源技术革命的材料体系和综合研发平台,钢铁行业责无旁贷。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加快构建顺应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要求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发展风电、水电、光伏、核电和其它可再生能源,这都离不开能源材料的强有力的支撑。他建议,研发战略性先进高品质钢材,研发高可靠性、长寿命先进高品质特殊钢材,满足重大工程、国防军工、极端环境等国家战略需求;研发量大面广、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通过数字研发和减量化设计等,实现钢铁材料的高性能化、低成本化,建立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研究钢铁材料绿色化自动化的制造流程技术,如研发低碳冶金、短流程炼钢、数字化调控技术等。

图为雷增光

雷增光做题为《核电产业及技术发展》的主旨报告,介绍了核电现状及核电站技术发展状况。他指出核电在保证能源安全,助力实现碳达峰,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支持重大创新,拉动内需等方面意义显著,核能技术的发展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

图为智建伟

双鸭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智建伟介绍了双鸭山市规划建设黑龙江钒产业基地的基本情况和双鸭山市钒产业在矿产资源、技术、载体、地缘、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并邀请企业家及有关专家学者参与钒产业基地建设互利共赢。

会上成功发布了全球首个《(汽车用)特殊钢PCR》。

图为罗坤

中信泰富特钢首席研究员罗坤介绍,《(汽车用)特殊钢PCR》由中钢协和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共同组织,中信特钢牵头编制,着眼建立科学的、可比的、完整的、统一的,能够彰显特殊钢绿色低碳属性(高强轻量化、长寿命、近终型、高稳定性等)的中国特色绿色低碳评价标准,是钢铁行业推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的典型实践。

图为刘颖昊

钢铁行业EPD平台技术委员会主席刘颖昊介绍了钢铁行业EPD平台建设及运行情况。自钢铁行业EPD平台成立以来,已有9家企业共发布40份EPD报告,其中钢铁产品30份、铁矿石10份;已经完成5份PCR(产品品类规则)的发布,正在推进煤炭、建筑用钢、工业气体、金属废料回收服务、物流服务等PCR的开发。该平台已经与意大利、瑞典、德国、挪威、日本的EPD平台进行交流,评估平台采用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并达成定期交流机制。未来,将继续加强EPD平台建设,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推进国际互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工业领域环境绩效披露平台。

耐蚀螺纹钢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启动仪式

随后还启动了耐蚀螺纹钢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该平台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核电企业、钢铁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成立,第一批共有13家单位申请加入。

图为张龙强

张龙强做题为《标准化促进钢铁新材料产业融合发展》的报告,他提出加快研制一批行业发展急需、具有国际领先的新材料标准,强化关键技术标准的有效、高效供给,推动钢铁新材料产品提档升级,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并给出四点建议:一是优化新材料标准有效供给;二是推进新材料标准制定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协同;三是持续提高新材料军民标准通用化水平;四是持续推动新材料标准“走出去”。

图为冯超主持上午会议

图为韩文德主持下午会议

会上还有多位来自钢铁、核电等领域嘉宾结合企业实践,从钢铁新材料、核电技术、核电用钢现状和未来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和观点分享。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核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昊春做题为《大功率核电源热控技术及新材料应用》的学术报告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厚板所所长王勇做题为《核工程用钢板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学术报告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学军做题为《创新、融合共享核电发展新机遇》的学术报告

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徐长征做题为《宝武特冶核能用材研制与应用》的学术报告

东方重机质检部部长、检测中心主任张娟做题为《四代核电钠冷快堆蒸汽发生器材料应用评价》的学术报告

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院副院长包汉生做题为《钠冷快堆蒸汽发生器用主体结构材料研发》的学术报告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郑吉伟做题为《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用钢材的研发及应用》的学术报告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特用钢开发业务部市场开发室主任王永泽做题为《太钢核能行业不锈钢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的学术报告

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大型铸锻件研究所副所长王晓芳做题为《核电用超洁净不锈钢材料研制》的学术报告

广西盛隆冶金钢铁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王长城做题为《热轧稀土钢筋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学术报告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方焰冰做题为《核电常规岛用TP439铁素体不锈钢换热管国产化开发》的学术报告

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全办主任兼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高虹做题为《核电用高品质不锈钢管研究现状》的学术报告

齐齐哈尔华工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立富做题为《特钢智能化试样加工技术及发展方向》的学术报告。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上一条:如何支持引导电炉炼钢有序发展?
下一条:创建“五融五同”党建新模式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山西建龙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实践与探索

关闭